9月17日上午,以“喜迎二十大,科普向未來”為主題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包頭市主場活動在昆都侖區阿爾丁廣場正式啟動。

市政府副市長雷殿軍、市政協副主席馬明、各主辦單位負責同志、昆區有關領導出席啟動儀式。
現場設立了“喜迎二十大科技成果展”和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區等10大科普專題展覽,涵蓋了企業科技、農牧業、青少年科普、創新創業、醫療衛生、公共安全、應急科普、人工智能、海航模等內容,我院以“數字引領未來,制造創造奇跡”為主題,對《中國制造2025》強國戰略和學院工業4.0智能制造基地進行了科普宣傳。

什么是工業4.0
工業4.0即第四次工業革命。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,繼蒸汽革命、電氣革命、信息革命之后,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系統為基礎,以生產高度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。
主要內涵:
工業4.0的主要目標是建設信息物理系統,并積極布局智能工廠,推進智能生產,形成高度靈活、個性化、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,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。
工業4.0的技術基礎是信息物理系統。信息物理系統將物理設備連接到互聯網,使物理設備具有計算、通信、精確控制、遠程協調和自治等功能,其核心思想是強調虛擬網絡世界與實體物理系統的融合。
工業4.0的參考架構模型RAMI4.0從層級、生命周期和價值流、系統控制三個維度,全方位展示了“工業4.0”涉及的關鍵要素。其中,層級包括資產層、集成層、通信層、信息層、功能層和業務層。生命周期和價值流描述了從虛擬原型到實物制造、直至銷售和服務的產品生命周期。系統控制涉及產品、現場設備、控制設備、車間、工廠、企業以及互聯世界。
學院工業4.0基地概況
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先后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。2017年,學院與西門子公司建設中國西門子(包頭)智能制造公共實訓中心;2020年與ABB公司共同建設ABB工業機器人公共實訓中心;2021年學院被人社部評為世界技能大賽“工業4.0”項目中國國家集訓基地,與FESTO公司合作共建該集訓基地;2021年與華為公司共建華為5G實訓基地。

工業4.0競賽平臺

團隊名師介紹
學院擁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,工作室的成員由來自內蒙古特大型企業包鋼,一機、二機及鋁廠的工程技術專家、技能領軍人才,以及具有富比賽執裁經驗教練、在國家一類、二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崗位能手組成,利用基地設備設施,在自治區、包頭市兩級人社部門的指導安排下,開展對全區大企業工業4.0技術人才的培訓、培養工作,與西門子公司密切合作,開展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訓。
校企合作情況
學院依托包鋼(集團)公司和其他名優企業,充分發揮企業辦學得天獨厚的實習實訓資源,建立校外實訓基地,拓展教學空間。建設完成“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-西門子自動化技術西部聯合示范中心”,并以此為基礎,組織開展各類高技能人才“工業4.0”應用技術培訓。
參加競賽情況
2017年底,學院首次參加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中國選拔賽,訓練時間只有6個月,且是自治區唯一一個直推參加全國選拔賽的賽項,獲得第15名,在全區參加中國選拔賽項目選手中成績排名第二;2019年,學院選拔兩名選手參加內蒙古世賽選拔賽,在20名選手中分別取得第一名、第二名的好成績;2020年,學院派出四名選手參加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工業4.0項目、工業控制項目、工業設計項目的比賽。目前,有多名選手正在備戰2022年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工業4.0項目、工業控制項目、工業設計項目、電子技術項目的比賽。
工業4.0項目競賽
1、工業4.0項目簡介
工業4.0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,深刻影響制造和生產過程的新型生產制造模式,被譽為“第四次工業革命”。工業4.0項目通過將現場生產設備和加工對象等制造資源的互聯互通,并實現與制造執行系統和系統仿真軟件的縱向集成,高效、柔性安全地完成產品個性化定制。
2、工業4.0項目簡介
要求選手具備工作組織與管理能力、能夠根據設計的預期要求來測試電氣、電子、機械集成系統和設備的性能。選擇和應用傳感器技術、通信技術及相關設備實現運動控制、過程控制和網絡控制,能夠維護網絡安全、測試維護系統和故障查找。
3、工業控制項目的競賽形式
工業4.0項目以團隊方式進行,每隊兩名參賽選手同時開展任務,比賽共分5個任務模塊,比賽時間為15小時。
4、工業4.0項目的競賽模塊
